简介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崔宅(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就是玻璃窗,与琉璃器的材料是一样的,制法上有点不同,臣这里的方子还不是太好,目前只能制出一尺见方的玻璃片来。”所以现在崔瑛书房的窗户有些像二十世纪□□十年代那种格子窗,横平竖直的窗棂影子投在策论上,让人的心都静了下来。

其实这种玻璃还是带着点绿色的,不过问题不大,采光效果不论怎么说也比纸或者纱要强一些。

趁他们看策论的功夫,崔瑛出去找了陈柱子,让他帮忙打理出客房来,崔瑛长期在城里,十天里也就一两天住竹山村,村里的事务都委托给了陈柱子。

“你的院子都是两天一打扫的,最近外面人来的多,我怕有人趁乱手脚不干净,就没开院门,一会儿找张姨她们拾掇一下,很快就好。”陈柱子如今越发的干练了,做事有条不紊,再没有当年做流民时那种万事小心翼翼,生怕冲撞了人的畏缩,但依然眼神清正,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那我去陪客了,拜托你了。”崔瑛暗示了一下客人身份比较尊贵,饭菜什么要经心,又把喻皓师徒介绍给陈柱子,就赶快回屋去了。

回到书房,县学生的策论早早被他们丢在一边,他们一人抱着一只邢窑的瓷杯,品着崔瑛炒出来的六安瓜片,你一句我一句地在联诗称赞琉璃梅瓶和玻璃窗。

虽然是进士但做诗依然需要回忆韵书来凑平仄的崔瑛在门前站了几秒,看看趴在书案上奋笔疾书的柴永岱,果断去了后面暖房。

“你在门口一站就走原来是就摘菜啦?”习惯了分餐的柴永岱有点别扭地从他爹面前的盘子里夹了一筷子,“这天还有这么新鲜的青叶菜,你把地暖建到菜园子里了?”

“没有,只是在菜园子的屋顶上铺了点玻璃。”

“咳!咳!咳!”安德裕一下子呛到了,“你、你、你拿玻璃建菜园子?”

“不全是玻璃的,”崔瑛强调了一下,“再说玻璃现在贵是因为少,但本钱并不高。”

安德裕只翻了他一个白眼,不再作声。

席上除了几道有名的六安美食之外,美酒自然也少不了,安德裕不愿意浪费喝酒的工夫与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少年人争论高低。

用了一顿水准之上但对在座之人来说也就是普普通通的饭后,柴永岱提议去看看玻璃建的菜园。崔瑛无可无不可,说了句“稍等”,过了一小会儿便提了两盏小琉璃灯过来了。

“我说崔德华,你这儿琉璃不要钱是吧?逮着它使劲用?”安德裕吐槽道。

“至少比铜灯便宜。”崔瑛笑笑,大周此时已经有了曾经北宋时期经济繁荣的影子,柴荣不反对大臣过舒适的生活,甚至对官员家庭经商做出了一些让步,官员们不以权谋私的奢侈甚至成为一种美谈,这也是他敢在未来皇帝面前“炫富”的原因。富裕幸福的生活,结合他之前流民的身份、在东宫学习的经历,简直是送上门的宣传材料,给了寒门学子前进的动力。

“你这蜡烛,是蜂蜡?”走到半路,赵匡胤问。

“是啊,蜂蜡方便。”崔瑛不在意,其他人又一阵无语,石蜡比蜂蜡便宜十倍好么。

“您瞧,我这蜂蜡都是自家养的蜂儿割的,方便也便宜,蜂蜡烧起来还有一股清甜味儿,可比石蜡强。”崔瑛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花房说道。

温室的菜园子与花房格局一样,站在花房里,盈盈的橘光,满天的星辰,鼻尖萦绕的淡淡花香,美好的像仙境一样。

当天晚上,用竹管里流出的,据说是用太阳照热的水,配合带着花香的据说叫大豆皂的澡豆,洗了一个舒服的澡;裹着轻软的棉被,睡在烧起地暖的房间里,将睡未睡的太子殿下在心底默默地记着:明天一定写信给父皇,这样的人才还是应该放到汴梁城才能舒展开拳脚,他的生活真是比皇宫里还要舒服。

喜欢穿到古代的教书匠请大家收藏:(m.zuizaoxs.com)穿到古代的教书匠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