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允你贪(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何况管教丫鬟可不是几日就成了的,会是一件事、通又是另一件事,要把一丝都不通的丫头教成一个合格的丫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

索性她也算不上着急——

她心中所着急的事还有许多,可是那每一桩每一件都得徐徐图之,久而久之倒也把她的性子渐渐养了几分出来,因此这会她也只是平平说道:“劳覃娘先帮我相看好,且再过几日,若成了我便与你说。”

覃娘自然是言“好…”

她也知晓高门大院里头不简单,要是能帮衬这位四小姐些,她自然也是愿意的。

金陵城里已进入了五月中旬。

天也越渐热了几分,大多数人皆褪下了春衫,换上了更轻薄的夏衫…有些怕热的姑娘家更是打起了纨扇,轻轻晃晃的,送来一段凉意。

而在这样的日子里,却有一个消息比这夏日的风还要快,它恍若平地乍起的风波、或者是蓄谋已久的小兽终于觉醒,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金陵城,甚至可以说是席卷了整个晋国…在位已有九年的天子刘谨,终于要在这元康九年的五月迎来他的及冠礼。

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们的天子终于成年了,同时也象征着掌权九年的摄政王卫玠,该归政了。

归政——

九千岁真能这么容易归政?

这一则猜测,萦绕在整个金陵城、甚至全国各地的官员和百姓心中。

当年先帝驾崩,刘谨以七岁稚龄登基,又晋卫玠为摄政王统管朝政…这么多年,百官迭替,换了一批又一批新鲜的血液。而天子虽已上朝面见百官,可批阅的奏折、下达的命令,哪一个不是出自九千岁的手笔?

这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与百官,只知卫姓,不知刘姓。

在这样一日又一日的猜测中,刘谨的及冠礼越发靠近,而这金陵城中的讨论声也越发响亮。除去各户官邸,就连这茶寮、酒楼,平日也有不少人以此论事…更有甚者,还有人编成话集,在说书先生那一张张嘴中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传至众人耳中。

一间茶楼上。

程愈与几多学子临窗而坐,他们皆是国子监学子,今日也不过恰好有时间便出来一趟。

尚未坐下多久,便听到茶楼之中的其余人低声讨论起来——

“天子及冠越近,可那位千岁爷还跟个没事人似得,难不成他真的不想归政?”

“不想归政也是正常,他掌权九年,这天下皆握在他的手中…说是摄政王,其实这心里明儿清的,谁不知道他是拿自己当皇帝了。这样的日子过惯了,又怎么能忍受有人压他一头?”

自然也有人寻常百姓说道——

“这归政不归政,我不在乎,那上头坐的是谁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我们吃饱喝暖,别再出什么内乱就够了。”

“可不是,咱们就想过个太平日子,至于其他…咱们管不着,也不想管。”

程愈这一桌。

自然也有学子轻声说了起来:“你们说,九千岁会不会归政?”

他们在国子监内的时候虽然都已知晓这一桩事,却偏偏无处讨论,如今来了外头,听着那一众话语,自然就有心讨论了起来。那话头刚起,旁人便接过了话:“若那卫玠不想被这天下大儒与文人讨伐,就该把政交还出来。”

“徐兄所言甚是,若真到那日,你我便也好生书写一番…”

他们都是年轻学子,又都是意气风发之辈,这话一落,自然有不少人皆应了“还有我,也算上我一份…”

而在他们这一声又一声的话语中,程愈依旧面含微笑,却未说话。

程愈素来礼贤下士,待人亲和,又是程家之子,几人素来很是信服于他…如今见他这般,便都止了声,低声问道:“景云兄可是有其他高见?”

“的确有一见,却算不上高——”

小二恰好上了茶,程愈便握着茶壶,各倒了几盏分与几人,而后才缓缓而言:“卫玠掌权多年,这些年可曾落下什么把柄?”

众人闻言,却是一愣…

卫玠掌权九年,天下太平,藩国未犯,百姓安乐…除了“名不正言不顺”,这么多年,他的确未曾落下什么致命的把柄。

有学子便握着茶盏,低声问程愈:“景云兄想说什么?”

程愈饮下一口茶,面上依旧是素日的风光霁月,声音清越而温润:“既然这么多年,他都未曾落下什么把柄,那么你们为何会觉得…在这紧要关头,他会给人可乘之机?”

几多学子,纷纷对视…

他们心中把这几句话磨了几遍,而后才问:“依景云兄的意思,卫玠竟是会心甘情愿把这政交还出来?他真能舍得?”

程愈笑了笑:“我也不知,我只知——”

他把眼移向窗外,暖风拂面,而他缓缓而言:“过之不及。”

这个道理他懂,那个人自然也懂。他虽然从未见过卫玠,可心中却仿佛早就把那人当做了对手,这也许会是他余后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手,一个可敬的对手…那么,他会怎么做?

程愈看着外边的光景,一双清润的眉眼泛开了几许笑意…

真是,拭目以待啊。

清明寺。

卫玠与慧明对面而坐,两人手中皆执棋子…慧明执白子,卫玠执黑子。

棋盘上的棋局散落其上,已渐渐显出几分局势——

帘起帘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