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照影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凤求凰 2(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杨夫人问:“此既其一,焉有其二?”

宇文徕微微低头:“其二……论辈分,老将军应当算我的长辈。孤上跪天地,下跪父母,除此之外从未向任何人屈膝。老将军膝下有一女未嫁,承将军衣钵,丰姿秀貌,质洁气华,孤偶然有幸得见,心倾意折。孤年二十六,东宫正位空虚,愿求得老将军之女下嫁,他日孤身登大宝,令爱就是我大魏的国母。于公魏吴结为秦晋之好,同气连枝共存共荣;于私弥补我误伤老将军及诸位公子之过,翁婿即同父子。”

他今日说的话句句都如同平地炸雷,连杨夫人都料不到他竟会求娶杨末,并许以皇后之位,其余众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杨末气得差点又要跳起来,被七郎和兆言死死按住。“你害死我爹爹和四个哥哥,我恨不得将你千刀万剐,还想我嫁给你?你做梦!谁稀罕做你们魏国的皇后,从来没听说过娶仇人家的女儿弥补罪过的,你这辈子都弥补不了!除非以死谢罪!”

宇文徕仍跪在阶前,转向她道:“末儿,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挽回,但我对你的盟誓,我会尽力做到。”

“你也知道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挽回,在我爹爹和兄长灵前说什么小儿女的盟誓,你怎么说得出口!”杨末眼中含泪,她回首望向敞开的朱漆大门,门内一道照壁遮住了灵堂,描金匾额也被素绢白花映得惨淡无光,“好啊,你想娶我、想做我爹爹的女婿是吗?婚姻大事听从父母之命,你叫我爹爹活过来,叫他认了你这个女婿,我就答应嫁给你。”

一滴眼泪没忍住,倏地从她眼眶落下,滴在兆言握住她胳膊的手背上。兆言抬起头,轻轻叫了声:“杨末……”她却迅速抬起手把另一只眼眶里盈盈欲滴的眼泪拭去,转身跨过门槛跑进院子里去了。

所有人都默然不语,不知此等情景该如何置评。杨夫人道:“殿下还是起来吧,这门亲事我不能答应,先夫在天之灵也不会应允。”

宇文徕默默望着杨末身影消失在院门内被照壁挡住,这才站起身来。他又在门前站了许久,久到杨夫人再次下逐客令:“殿下请回,恕不远送。”

兆言从人群里走出来道:“我正也要回宫,就由我替你们送一送太子殿下吧。”

杨行乾说:“如此有劳燕王。”

宇文徕很早就注意到杨末身边有两个人拉着她,一个是她的哥哥杨行艮,另一个就是这名十三四岁的少年,没想到他就是吴帝现今的长子燕王。他这样的年龄站在一大群人中并不显眼,但是宇文徕扫了他一眼,目光就涩住了。

这个少年看他的眼神和其他人很不一样,他无法形容那是一种什么眼神,只是觉得违和,不应该在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眼中看到。

他听说过燕王兆言,只知道他是微贱的宫人所生,并不受宠,现在由淑妃抚养。淑妃是杨令猷的三女儿,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宫宴上兆言也只是偶而露面,夹杂在人群中,吴帝随意地指一指他一句带过便罢了。

兆言跟宇文徕一起,由薛纯的骁卫禁军护送回宫。吴帝盛情款待魏太子,留他住在宫中。两人骑马并行,一路无话,进了宫城下马步行,宇文徕先开口问:“燕王殿下与杨小姐,该算姨甥?”

这个少年一路上都在不着痕迹地观察他,那种探究、疑惑、或许还带点敌意的目光让他略感不适,他隐隐约约已经明白是为什么。

兆言道:“论辈分她是比我长一辈,不过我们两个年岁相近,自小一起玩耍,亲密无间,倒没有长幼辈分的隔阂。”

少年说这话的时候双手背在身后,挺胸抬头,颇有点不卑不亢的架势气度。兆言的年龄只有宇文徕一半大,吴帝与他叙为兄弟,兆言该称他一声叔父,但是宇文徕并不觉得自己在和一个年幼的小辈说话。

他笑了笑,以退为进:“燕王与末儿相识已久,感情深厚,令孤心生羡慕。我要是也能再早些认识她,就好了。”

兆言到底是孩子,经不得诱,心里又一直挂着这事,忍不住问道:“太子殿下来洛阳之前就认识……就认识她?”

“不只是认识,”宇文徕意味深长地侧过脸看他,“否则,我何必来洛阳?”

兆言一滞:“我以为殿下亲临洛阳是为了两国合盟。”

“两国合盟自有使臣接洽,但这件事,却非得我自己来不可。”

兆言忽然就明白了,他不按常理孤身冒险入洛阳,过了既定的期限仍滞留不走,原来都是为了杨末。他们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还有过誓约,宇文徕的承诺已经揭晓,那杨末呢?杨末又应允过他什么?

甚至,一对年轻的男女,到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让这个男人许诺娶她为妻?而且他不是普通的男人,他是魏国的太子,他的妻子就是太子妃,未来的皇后,这不是可以轻易许人的身份。就连兆言自己,他只是个不受皇帝宠爱的皇子,选纳妃妾都不能自己做主,何况储君?必然有非同一般的理由,才能让他下这样的决心。

兆言仰首看向宇文徕。他已经拾步走上玉阶,从下往上看去,更显得身姿高挺,风采翩然,举手投足都是青涩少年难以企及的风范。他脑中突然冒出以前听杨末说过的一句话:二十五六正好,男子到这个年岁,成熟稳重疼惜妻子,又不会太老,正是我理想的佳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