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穿越成华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都史的告白(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

我还什么也没来得及跟他说……我心里没有……我只想……

顾不得旁人惊异的眼光,我匆匆奔向马圈,一眼就看见了拖雷的青骢马正悠闲地嚼着草料。拖雷常带我骑着它四处游玩,是以它对我毫不抗拒,顺从地任我牵了出来。

深吸了一口气,正要上马,颈后忽地传来一阵剧痛,在一片天旋地转的眩晕之中,我最后看到的……是拖雷歉疚的脸……

※※※※※※※※※※※※※※※※※※※※

本来想写完大漠篇,专门写一篇“作者有话说”来交代关于都史,关于华筝,关于他们两个感情的点点滴滴,但是看了风子的长评,我觉得我不用再写什么了。

她甚至比我自己还看得更清楚,在那样的历史背景,那样犬牙交错的势力纷争,那样骄傲入骨的青年,和那样逃避着的少女之间……别无选择的感情和结局……

请对于都史的结局有着不满,有着愤懑的大家,看一下风子的长评,我把内容放到了分割线下,谢谢大家。

-----------------------------------------------------------------------------------

写在都史告白后作者:风清扬

都史小娃的人气一路飙升,老风我看在眼里,也知道庭和在塑造这个金大爷原著里蜻蜓点水一般的NPC身上投注了多大的心血。

一个原著里自私暴戾虚伪无节操贪生怕死的纨绔子弟,被庭和写成了可爱别扭傲骄的女王嘟嘟,这样一个逐渐充实血肉性格定型的选择过程,没有对都史的爱,哪能继续下去呢?

庭和是一个纯良的亲妈啊。孩子们。

可是,所谓历史,总是需要失败者的血肉化泥,繁衍出下一个盛世。都史的死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然的,也是一种解脱。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乱世出枭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如果现在情势颠倒,不是铁木真占了上风,而是换做都史的爹爹和爷爷,那么,死的不是都史,而是拖雷,而是窝阔台,术赤,四杰,死的是铁木真,是华筝的家人和族人。华筝会跟其他女眷一样,沦为女奴,只因为得到都史的爱,也许会得到特殊的待遇,可能会成为侍妾或者侧妃,但永远也要背负父仇族仇。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敢玩就要输得起。

又或者要是都史没死,他跟华筝也回不到从前了。都史这样傲骄女王,能忍受跟杀死自己父亲爷爷,让自己家破人亡的铁木真的女儿,自己放弃过往一切,俩人毫无芥蒂地live happily forever吗?

这一对,都不是那样大度的人。

华筝心里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她知道历史的走向,她的父汗会成为彪炳千秋的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骏马和长弓会打下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域。她知道王罕、桑昆、都史的失败,而这还仅仅只是这一场征服之路的开端。所以她的痛苦格外深刻。

其实这篇文号称小白,格调总有一点点阴郁的灰色。这个历史时期,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对于南宋汉人而言,是一个非常沉重而屈辱的时代。南宋末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岌岌可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一个血色浓重的时代,个人的悲欢离合,都不免笼罩上家国的色彩,一个人的命运就像是蝼蚁一样,在隆隆的历史车辙前不堪一击。

华筝是聪明的。所以她常常会有一些有意无意的逃避和装傻。她不想直面这样对她而言太过惨烈的未来。也许,装作一切都还没发生,平静生活的假象就可以维持得久一点。又或者,蝴蝶效应会让她身边的人,少一点伤亡?华筝一定悄悄在心里对自己这样暗示过。

所以告白过后的都史策马狂奔而去时,华筝的心里是很痛苦的,可是这种痛苦不是全然新鲜的,这种情况很可能很久以前就在华筝心里隐约上演过,甚至被刻意模糊化。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我还什么也没来得及跟他说……我心里没有……我只想……】

为什么这么多省略号?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混乱和压抑已久的话,又是什么?

很不安,何止是不安?华筝姑娘其实最善于自我麻痹和自我宽慰。这场战一打起来,是一个部族的覆亡和臣服。都史在原著里,确然是死了的。华筝焉能不知道?

什么都来不及说,其实这句话,带有那样一种深入骨髓的惊惶和沉痛。来不及,是一个弱小的女人面对自己的初恋情郎纠结的心。他们不过是这世界上最普通的一对青梅竹马,可惜,一个是铁木真的女儿,一个是王罕的孙子,他们的爱情,不堪重负。何况,这场表白不过是黑暗来临前最后一抹温馨的暖色,短暂的温暖过后,就是沉沉的夜色。

我心里没有……没有什么?我只是……只是什么?

想当初,华筝初见都史,心里想必是这样活动的:“这就是那个将来要死在铁木真手下的都史啊?”十六年过去,昔日纸上的小配角,成为了与自己息息相关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甚至是心上的一处柔软,一个抹不去的印记,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切都不一样了,可是,一切也都无力挽回无法改变无处逃避,一切都回不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