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第一个打工人(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到家之后,稍做休息,赵新和刘胜便开始了大采购。

刘胜先是订购了两套航海六分仪,一套光学的和一套无线电的。然后最他从外网上订购了一套1783年~1793年的《英国天文年历》,这玩意太专业,极不好买,但却是远洋航行的必备之物。最后他要凭着自己的关系,去弄一整套东北亚地区的“海区总图”、各海域分图和航行图。这可是个大工程。

这里面海区总图只是一个概略图,上面标示了诸如各海区的海岸和海底地貌特征,港湾、岛屿、海峡、水道的分布,以及重要的航行障碍物和助航标志等要素,这东西的作用主要用于制定航行计划、选择航线。

至于航行图则就是跟船舶航行有关的了,上面包括了海岸地貌、海岸线、干出滩,海底地貌、底质、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航道、锚地、禁区、训练区、水上靶场、潮汐、流速、流向、方位圈和地磁资料等。

18世纪可没GPS,也没卫星,所以要想在大海上航行,必须得参照各海区的航行图,配合船上的雷达探寻地貌,同时再使用六分仪、石英表和天文年历以修正自己的位置。

至于具体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已知熊岛的经纬坐标,然后参照航行图选择航线,航行期间通过六分仪等设备确定自身是否偏航,修正航向,然后再通过雷达探查沿途的海底和海岸地貌,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

相比刘胜,赵新要买的东西就更多了,杂七杂八的一大堆。

他首先是从外地的一个厂家订购了10艘充气橡皮艇,并配备了30马力的船外机,同时订购了三百套的救生衣。

接着,他又从上次购买帐篷的那家商户那里,先是询问了能否在原来购买的帐篷上加开烟囱孔。好在对方是厂家直销点,明确告知可以开孔,但需要对开孔部位做防热处理。

赵新先是订购了上百套防热处理材料,并获得了操作说明;但他还是订购了同帐篷数量想同的加厚围毡,一共一百套。

其次,弄完了帐篷的事,他从网上订购了100套欧式采暖炉以及相应的烟囱配件。这个炉子好就好在是烧木柴的,熊岛那里大量的野生树木放着不用多浪费啊。

再者就是冬季加厚睡袋也要买。

第四就是购买了大量的木工工具。包括电锯、手锯、各类型号的斧头、锤子以及木工刨等等,每样都先来一百套。

熊岛那个地方,最适合种的粮食就是玉米、大豆。赵新决定除了种植这些还得发展畜牧,而大米则可以继续从现代购买。

第五,赵新在请教了认识的通信工程师后,一次订购了五架巨贵的无人机和一套大功率双频千兆无线基站。赵新没有选择着名的DJ,而是另外选了一个品牌。之所以买这么贵的无人机就是因为这家的行业级无人机的最大有效信号距离可以达到5-7公里,且续航时间超过了48分钟。

第六则是最大一笔支出,他购买一套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1000KW无人值守静音柴油发电机,这套发电机售价接近百万。相应的,他也购买了电焊机和切割工具等。

第七就是考虑后今后营地的安全问题,购买了1000套回收式防洪墙、快干水泥、304不锈钢刀片铁丝网等施工物资。考虑到身高的问题,他选择的是1.37*1.06规格的防洪墙,这样对于那些身高在1米5上下的岛国流民就没问题了。

折腾完这些,赵新最后联系了一家国内着名的拍卖公司,并约定几天后商谈。他决定再出手一两件瓷器,换取资金。但这还不能一下拿出太多,否则收藏市场上行情就会大跌。

至于剩下的小判金,赵新不打算再卖了,这些含金量在65%的金币,当值一两。国人收藏这个的很少,再拿回岛国去卖肯定会被有心人注意,搞不好要报警惹出麻烦。

赵新跟刘胜商量好的计划是,先把营地的流民送走,等逐步安顿下来后,再继续考虑其他的。反正现在营地里的流民才一百多人,一船就能装下。

等两人忙完了采购事宜,刘胜就忙着去办签证了。

他们要去大洋彼岸,看看能不能有机会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弹药和武器。

喜欢乾隆四十八年请大家收藏:(m.zuizaoxs.com)乾隆四十八年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