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0 章(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哈。”约马尔像极了一个表演者,“记者先生,您不知道中国人最擅长在无法建桥的地方,建起桥梁吗?”

“可那是中国人。”记者配合地贬低道,“菲律宾如果有几百亿的资金,一定会选择援助贫困的人民,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建一座毫无意义的跨海大桥。”

优秀的记者,总能给出约马尔想要的答案。

“是的,毫无意义。”约马尔转身看向翁承先,宣告胜利一般说道,“翁先生,您不懂得菲律宾,我们不需要国家耗费大量资金才证明我们的建筑师有能力,我们只需要国家心系人民,给穷困潦倒的百姓更好的生活。”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律风平静听完他的话,勾起一丝冷笑。

果然全世界拥有资本背景的政客,都擅长表演学和脱口秀。

这么一段唱和,要是放在舞台上,不知道会获得多少鲜花掌声。

就连背后那群记者,都疯狂调转镜头,拍照、录制下了优秀的约马尔议员,即兴做出的优秀回答。

“更好的生活,不是单纯给钱,就能够带来的。”

坐在会议室的律风,听完他的作秀,终于没法冷静。

他说:“菲律宾穷困的百姓,需要的不是你的心,而是优秀的建筑师,建设出畅通无阻的道路,学会能够长久持续的谋生技能。否则,再多的钱投入到贫困地区,也是杯水车薪。”

“钱,解决不了贫穷。但是基础建设可以。”

约马尔仍是笑着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律风。

他看穿了中国人行事谨慎,就算遭到了多大指责,都会隐忍到底。

这场交流会,本该是他和美国专家宣告胜利的表演现场,却因为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一番话,变了风向。

然而,他将律风的话,视作单纯的挑衅。

他嗤笑道:“我可不觉得里可岛的鱼平地区,一座耗资巨大的跨海大桥就能称为改变贫困的基础建设了。”

“这说明,你根本没有认真了解过里可岛的鱼平地区。”

律风翻开手上资料,上面给出了他想要的全部数据,“里可岛鱼平地区距离繁华的三季岛仅仅一条海峡之隔,台风、地震情况基本相同,但是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不仅落后于隔壁岛屿,甚至在里可岛上,都算是极为糟糕的地方。因为,它距离里可岛机场近6小时路程,除了公路、船舶,再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

鱼平地区遭到海洋冲刷,形成了独特的淤泥地带。

下沉的地貌,与周围地区相似的风景,导致这片落后地区,依旧过着种植、捕捞的传统农业生活。

台风一来,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几乎是菲律宾年年台风救灾的重点区域。

然而,鱼平地区连救灾都极为困难。

飞机停飞、船舶停航。

甚至依靠政府呼吁居民,自行乘车、乘船离开鱼平地区,获得救助。

所以,复苏计划的三大岛组连通方案,将跨海大桥选在了这里。

为了那些执着于故土不肯远离的穷苦人民,也为了结束鱼平地区惨不忍睹的淤泥地貌,桑托斯和建筑师们,巨细无遗地讲述了建筑困境。

律风说:“如果在鱼平地区建起桥梁,直通三季岛,它将成为新的交通枢纽,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也有了改变一生的倚仗。”

桥梁、道路将人民带出贫困的先例,律风在中国见了太多太多。

菲律宾的建筑师,能够想到这么一个连通方案,必定做好了后续的铺设和规划。

这将是一项困难又伟大的工程。

哪怕律风作为一个局外人,也能感受到菲律宾仍有一束微光,在隐隐燃烧。

即使美国注定接手重建城市项目,那些微弱光亮仍旧想尽办法,希望中国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期望之中,律风没有办法保持沉默。

特别是面对约马尔这么讨厌的家伙。

当然,约马尔看他一样觉得讨厌。

“我发现中国人参与交流会,总是以一种自负的态度,对待基础建设项目。”

他皱着眉,摇头道:“我不知道桑托斯为什么会列举鱼平地区,可我已经带过优秀的桥梁工程师,去看过鱼平的淤泥和冲刷的海洋。”

“詹姆斯先生。”约马尔终于找到了表现美国强大的机会,“请告诉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中国人,鱼平是怎么样一个糟糕的地方。”

詹姆斯与约马尔合作多年,走遍菲律宾大多数桥梁项目,对中国基础建设颇有微词,却恨而不能取而代之。

中国修建在菲律宾的桥梁虽说没有美感,但座座坚固稳定,他就是想挑错,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幸好,角度来了。

他呵呵一声,宛如资深鱼平地区研究专家般说道:“年轻人,可以理解。先生,如果你像我一样去过鱼平,就不会说出‘在鱼平地区建桥’的傻话了。”

“那个地方,连长久居住的人都无法修建起房屋。频繁的台风,随时会吹垮鱼平的建筑,暴涨的海水,立刻就会淹没平地。等到洪水退去、风浪平息,鱼平地区只剩下一道一道冲刷的淤泥沟壑,里面还会有几只深海鱿鱼,蹦跶着祈求生存。”

詹姆斯讲述一个地区的灾难,好像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笑得开心,说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好像困在陆地的鱿鱼,脚下除了肮脏的烂泥,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坚硬的岩层,又怎么能去谈,建起一座桥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