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8 章(2/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为何这般严格必须“翻山越岭”才能跨越,首先就是因为书籍。

只有士人权贵家里有书籍。普通老百姓哪里有?不说很多好的书籍都控制在世家大族手里不外传,就是市面上流传的普及书,一本书十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够他们一家人一年的花用,怎么会拿来买书?

可是有了书籍,才有知识。

保康在康熙二十八年的春节过后,稍稍好转,一有精神,就翻出来他老师写的几本书看。

《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挨个看完后,接着看王夫之当年给他老师的亲笔书《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

又看黄宗羲给他老师的《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四明山志》……

保康越看越难过。

“师祖,王夫之说,朱熹做的《正蒙》注解是歪曲的。《正蒙》作为大宋气学大家张载的最主要著作,集中他哲学思想的精粹……保康看完《张子正蒙注》,不但充分明白张载的思想,更进一步了解张载的哲学。”

“师祖,保康看完,暂时只担心两点。程朱理学该不该成为国学正统,历史上每次税赋改革,农民的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都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进‘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我们能避免吗?”

师祖轻轻摇头:“历史上的税赋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等等原因,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保康还记得师祖的教导吗?”

保康抱着师祖,脑袋搁在师祖的怀里,不说话。

这一年,当世的书法大家,道学大家、医学大家,傅山先生去世,临终之前,将他的毕生心血寄给保康,最好的好友顾炎武先生的小学生。

这一年,噶尔丹和他的侄子,准格尔正当继承人策妄阿拉布坦闹翻。但是他这次拒绝沙俄联合攻打大清的提议,自己驻兵乌兰布通后,和大清裕亲王带领的大军展开激战,战败后,自动承诺做回大清的藩属国。

这一年,英吉利和法兰西发生比奇角大海战,年轻的法兰西海军无力实施军事天才图尔维尔的战略,在最接近征服英吉利的最后一步停止。

路易十四国王的来信里,愤怒不甘,再次邀请大清海军一起逐鹿大海洋。

保康看着手里的《老子注》《庄子注》《管子注》《荀子注》……《辩证录》《大小诸症方论》《石室秘录》……命人抄录一份,寄去京城作为军事医学院的教学书籍。

保康收到来自英吉利牛顿先生的回信,信里说到英吉利海军的战败,说到他被国王陛下任命为皇家科学院大臣,说到他明年来大清的计划等等,微微笑。

准格尔的事儿,终是要解决,可既然噶尔丹愿意在他的有生之年“和解”,朝廷也不会主动动兵。可是逐鹿大海洋,这个事儿,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皇上和保康都知道,现在民间人士对于探索大海洋的热情,海洋寻宝的热情。

而这次逐渐强盛起来的法兰西海军以一己之力对抗英吉利海军,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联合舰队,还取得非凡成就,这也给他们重重敲响了警钟。

比奇角大海战中,法兰西海军展现出来的高超技巧,远远超越这些曾经掌控大海的欧洲强国,军事天才图尔维尔的指挥艺术,海战的未来发展方向,都给他们打开一扇大门,送来强烈的信号。

骡子还是马,拉出去遛遛才知道。大清水师,必然要迎来属于他们的大海战。

保康手捧大清国际信息部的第一份“实战成果”——图尔维尔的战术手册,比奇角大海战的各种细节,细细琢磨图尔维尔的战术思想,决定再次南下。

康熙二十九年的金秋九月,小少年的保康和他师祖分别,他要先送额涅回京,看看京城的亲人,师祖要出门访友。

保康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师祖,目光炯炯有神。

皇后娘娘笑着不说话,大喇嘛等等人也笑着不说话。

师祖微微笑:“明年春天,师祖和保康在南海碰面。”

保康一声欢呼,抱着师祖就大喊:“师祖最好了。”

师祖:“记得到了京城,也要好好休息。”

“保康一定记得。”

“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管。明年一开春就南下。”

“保康一定遵命。”

保康和师祖依依不舍地道别,京城到五台山的蒸汽火车轨道刚刚开始动工,他额涅不习惯拖拉机的噪音,他们还是要做马车回去。

保康抱着他额涅的胳膊一脸孝顺:“额涅,保康回京后和黄履庄再研究研究,拖拉机不光是噪音的问题,还有那个黑烟,太多了污染空气。”

皇后娘娘笑着点头:“一个新事物,总是有好和不好的一面,要尽量减少不好的一面才是正理。这几年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突然开始大需要煤炭,山西……回去后和你汗阿玛说话,好好管一管,可不能把山西挖空了。”

保康嘻嘻笑:“遵额涅命令。”

保康和皇后娘娘回京,京城的一家人都是欢喜,和皇上说了他的计划,皇上虽然顾虑他的身体情况,可也痛快地答应,父子两个定下来,明年二月春耕节一过,保康就南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