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2 章(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保康说着说着,眼泪又下来,陈英雄为了他,宁可不要多活几十年的寿命,他怎么会怪陈英雄?他只是,只是更加伤心。

陈近南心里一痛,忍不住抱抱这般好的小胖娃娃,给他擦擦眼泪,轻轻哄着:“我们的快乐大师做得非常好。”

“陈某再来猜一猜,是不是快乐大师生气于快乐大师的汗阿玛,觉得他应该很早就主动告诉保康这个事儿,但他一直没说,还一副‘皇帝’的样子,不和快乐大师认错儿?”

保康眉眼皱巴,气怒不已地和陈近南说他汗阿玛的事儿:“汗阿玛老是自己做决定。保康出生的时候,是;送走保康去五台山的时候,还是。要接保康回京的时候,还是……”

“好像天下的人,宫里的人,都应该按照他的意思出生、长大、长成什么模样一般。保康之前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也不懂,他不问问保康,保康勉强不气他。可是现在保康长大了,汗阿玛还是这样。”

“陈英雄,天下的父亲都是这样吗?从来不问问小孩子的意愿,自顾自地安排?还是就汗阿玛是这样?”

“保康上午的时候气不过,踩了他两脚,三脚。”

陈近南:“……”

陈近南瞧着快乐大师一张脸都皱巴成一团,明显一副气还没消散的小样儿,笑着哄着:“快乐大师不生气,我们的快乐大师要开开心心的。”

顿了顿,脸上充满怀念之情,说道:“这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底下的父亲,大多都是这样。快乐大师的汗阿玛,集合了两点,加倍。”

快乐大师·小保康:“……”

他就说他汗阿玛特不讨人喜欢,嗷嗷嗷!

保康气得小眉毛一根根竖起来。

陈近南笑得更愉快:“陈某和快乐大师讲一个故事。”

“这些年来,战乱纷纷,大小灾祸四起。陈某只要有空就会上岸看看。近的,比如去年的易县大水灾,康熙十八年的京畿大地震;远的,康熙七年山东郯城大地震,康熙十六年黄河大决堤。”

“郯城大地震……陈某记得,正月昏,彗星现于西方。六月地震,民居坏十之四五,震中一万二千七百余间房屋倒塌,一万八千多人丧命,整个郯城好像被翻过来了一样,天塌地陷,满目疮痍……”

“领头救灾的官员是先皇时期的一名进士出身,虽然没有大才能,但也尽心尽力。可是,灾难太大了。”

“到处都是血泪斑斑、恸哭失声……也说不清,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哪一个更痛苦。陈某从一处房屋废墟里救出来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为了救他,用身体撑在他的上方……”

“人类一瞬间可以爆发出来的意志力,有时候,确实可以和天地争长短。小男孩的父母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挣来一线生机,可也有那些被抛弃的人,在危难时刻,见识到了人间的最残忍……”

陈近南慢慢地讲述那次的郯城大地震灾情,讲述他在其中见到的人间生死,真情或者假意,百态横生。

保康安静地听着,隐约明白,陈近南是要告诉他,世情纷纷扰扰,人生无常,而人生在世,就是要在这样的纷乱中接受这样的无常,并且做到自己的最好。

“平常人家,兄弟之间为了几亩地争斗,父子母子之间为了一两银子争斗,快乐大师身在皇家,小小的复杂一点点。”

“保康知道。京城里的人,四合院大一点儿,争斗多一点儿。保康不怕。保康要去整治明珠和索额图。”

“快乐大师最勇敢。快乐大师有办法吗?陈某倒是有个主意。”

“陈英雄说来。”

“……”

“……”

保康和陈英雄计议完毕,昂首挺胸地回来自己的院子洗漱沐浴,见到他师祖的时候,那当然是满脸我高兴,我有小秘密的小样儿。

师祖非常配合地问道:“保康有事儿?”

“保康有事儿!”保康小兴奋地拉着师祖上床,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师祖,保康给师祖讲一个小故事。”

师祖:“好。”

保康端出来白天陈近南讲故事的范儿:“很久很久以前,菩萨顶上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它浇水除草……”

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这盆花托付给小和尚,请他帮忙照看。小和尚很是负责,像老和尚一样用心呵护兰花,兰花茁壮地成长着。

可是一天,小和尚给兰花浇过水后放在窗台上就出门办事了。天降暴雨,狂风把兰花打翻砸坏了。小和尚赶回来,只看到一地的残枝败叶。

过几天老和尚回来,小和尚向他讲述兰花的事情,并准备接受他的责怪。

可老和尚什么也没责怪。

老和尚淡淡一笑,说道:“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

保康讲完,还学着“老和尚的淡淡一笑”,学得惟妙惟肖,很有几分出世高人的味道,大眼睛饱含期待地看着师祖。师祖:“……”

“师祖的那盆牡丹,是保康毁的?”

保康:“……”

“师祖不生气。保康说得对。师祖养牡丹,不是为了生气的。”

保康:“……”

“乖乖的,睡觉。”

师祖搂着小徒孙睡下,还给他盖好小薄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